恶意欠薪的立案标准涉及以下几个方面:
当恶意欠薪行为达到以下程度时,应予以立案侦查:
1. 雇主通过转移财产、逃匿等手段,蓄意逃避支付劳动者应得的劳动报酬;或者明明具备支付能力,却故意不支付劳动者的劳动报酬。
关于“数额较大”的具体标准如下:
(1)对于单一劳动者,雇主拖欠其三个月以上的劳动报酬,且该金额达到五千元至二万元以上的;
(2)对于十名或以上的劳动者,雇主拖欠他们的劳动报酬总额达到三万元至十万元以上的。
2. 在政府有关部门已经责令支付的情况下,雇主仍然拒绝履行支付义务。
根据我国法律规定,恶意欠薪构成犯罪的,将依据其犯罪情节的严重程度进行处罚。对于数额较大的案件,犯罪嫌疑人可能面临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拘役的处罚;若造成严重后果,处罚则可能升级至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
劳动者在面对公司拖欠工资的情况时,可以采取以下维权方法:
(一)首先尝试与用人单位进行友好协商,寻求解决方案。
(二)若协商无果,劳动者可以向劳动行政部门进行投诉,请求其介入处理。
(三)若投诉仍无法解决问题,劳动者可以寻求调解组织的帮助,申请进行调解。
(四)若劳动者不愿调解、调解失败或达成调解协议后雇主不履行,劳动者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五)对于仲裁裁决不满的劳动者,除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另有规定外,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由于行业的三角债很多,因为上游企业不遵守市场经济秩序,不遵守商业的诚信原则,拖欠下游企业的应得款项,造成下游企业无法支付员工工资,而客观上形成恶意欠薪行为。例如建筑行业的装修企业,聘请员工或工人装修一个酒店,酒店装修完了,酒店(很多酒店投资者资金不足,只有100元钱却想做300元的事情,钻司法的漏洞,立项之初就想好了要拖欠装修公司和设备商的款项)借各种理由或原因拒绝支付装修企业的工程款,造成装修企业无法支付农民工工资,怎么追究上游企业的责任呢?怎么堵住恶意欠薪的源头呢?
以上文章内容由法治民声网转载整理编辑,本网站是纯公益性平台,不做任何商业用途,旨在传播正能量的声音,如有侵权请告知,我们将会及时删除,谢谢大家对法治民声网的持续关注。法治民声网网址:http://www.chinafanfuyuqing.com/
版权所有:法治民声网 投稿热线;18310192369 网址:www.chinafanfuyuqing.com
备案号:京ICP备20026130号-1指导单位:北京天道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