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同中的霸王条款受不受法律保护?不受法律保护
合同中的霸王条款通常不受法律保护,具体原因和法律依据如下:
1. 霸王条款的定义与特征
霸王条款是指经营者单方面制定的、逃避法定义务、减免自身责任的不平等条款。这类条款往往违反公平、诚信等民法典基本原则,严重损害合同相对方的利益。
2. 法律效力
根据《民法典》相关规定,霸王条款通常被视为无效。具体情形包括:
提供格式条款一方不合理地免除或减轻其责任、加重对方责任或限制对方主要权利。
条款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3. 法律救济途径
如果合同中存在霸王条款,受损害方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协商和解
:按照平等互利、协商一致的原则与对方协调解决。
请求撤销
:向人民法院或仲裁机构主张撤销合同中的欺诈性条款,撤销期限一般为一年。
投诉举报
:向消费者协会或工商局(市场监督管理局)投诉,寻求行政救济。
4. 例外情况
尽管霸王条款原则上无效,但在以下情况下,合同可能仍具有法律效力:
双方当事人同意且条款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强制性规定。
条款未涉及欺诈、显失公平或损害国家、集体及第三方利益的情形。
5. 法律依据
相关法律条文包括:
《民法典》第一百四十八条、第一百四十九条:关于欺诈行为的撤销权。
《民法典》第四百九十七条:格式条款无效的情形。
总结:霸王条款因其不公平性和违法性,通常不受法律保护。受损害方可以通过协商、撤销或投诉等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如需进一步了解相关法律细节,可搜索民法典格式条款无效情形或消费者权益保护法。
版权所有:法治民声网 投稿热线;18310192369 网址:www.chinafanfuyuqing.com
备案号:京ICP备20026130号-1指导单位:北京天道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