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法治
  • 民声
  • 民意
  • 生活
  • 城乡
  • 环保
  • 社会
  • 教育
  • 聚焦
  • 万象
  • 奇闻
  • 培训
  • 职场
  • 各地
  • 论坛
  • 军事
  • 环球
  • 台海
  • 食品
  • 汽车
  • 科技
  • 图片
  • 健康
  • 旅游
  • 财经
  • 房产
  • 文化
  • 视频
  • 感动瞬间
  • 社会焦点

民生

  • 数百家媒体聚焦小宇泽交通事故案 ——法律专家呼吁急需突破案件执行难瓶颈
  • 品质赢天下.唐昱筑万家
  • 安徽涡阳县中医院.“中国镇痛周举办“义诊活动
  •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干好这件头等大事
  • 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政策再延长!
  • 扛稳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责任 为稳经济大盘稳物价提供坚实支撑

生活

  • 第二届时代英杰影像艺术节在京举行
  • 李笑天丨“时代英杰影像艺术展” 标志创意札记
  • 首届时代英杰肖像摄影艺术节在京举行——镜头下的白领精英形象纪录花絮
  • 法治民声网祝大家腊八节合家团圆 幸福快乐!
  • 第十一期时代英杰企业家商务俱乐部在京举行 ​
  • 端午20多种不同叫法你知道几种?
当前位置: 首页 > 感动瞬间

“天线宝宝”们的梁爸爸 入围“感动中国”候选人

日期:2016-12-15 11:21:13 
分享:

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的病区,有不少头戴“铁环”,身着“铁架”的“天线宝宝”。听起来“萌萌哒”的名字背后,实际上是脊柱畸形的身心折磨。

脊柱畸形改变的不仅是人的外形,与之相生相伴的呼吸衰竭、心脏衰竭,不断侵蚀着人的生命。

“我能做(手术)。”当四处求医无门、“奔着活命而来”的重度脊柱畸形患者,听到一位年过五旬的长者用沙哑的声音蹦出这三个字时,内心的激动可想而知。此人,就是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梁益建。

2008年至今,由他主刀的脊柱畸形手术超过1000例。十多年没躺着睡过觉的伍才立,不仅挺直了脊梁,还盖了二层农家乐当起老板;曾经呼吸困难多次经历抢救的肖强,如今成家并有了可爱的女儿,过上了正常人的生活……

12月5日至2017年1月5日,由中央电视台组织的“感动中国”2016年度人物评选正式进入投票阶段。梁益建作为四川省唯一入选者,位列20位候选人之一。在“感动中国2016候选人物——梁益建”的页面上,央视网称其为“四川爱心医生”。

偶遇 

让17年的“驼背”直起腰来

“你最近长高了好多?现在能爬几楼了?心率要注意控制在140以下,每天两个鸡蛋吃没有?”12月14日上午8时许,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骨科主任梁益建一边查房了解患者恢复情况,一边弓着身子不紧不慢地调整每一颗可能影响角度的螺丝钉。

70°、90°、180°……对大多数人来说是一个个数字,但对脊柱畸形患者来说,却是一道道坎。牵引架每周要调整两次,每次大概20分钟,只有让架子和身体相匹配,尽量慢慢拉长脊柱,肺功能才会变好,也才能做麻醉,有手术的机会。

每天早上7时30分,梁益建都会准时抵达病区。每天巡房两次,除了上午的常规巡房,手术后,他总要到病房走走才能安心。“我们做的手术太难,很多都是全国罕有的,没有经验参考,有5%不可控的风险,必须要小心。”梁益建说。

8年前,梁益建发现并治愈了职业生涯第一位脊柱畸形患者。他在前往盐源县做医疗支援时,在泸沽湖畔的一家租车店,遇到一个胸口近乎贴着大腿的人。那人坐在凳子上,只要一起身,头就往下栽,脊柱严重畸形,走路时眼睛只看得到地面。

“一看就是强直性脊柱炎,脊柱弯曲近120度。”梁益建围着对方打量几圈,“我可以做手术让你站起来”。同年5月,梁益建将“驼背”了17年的伍才林接到成都。经过13个小时的手术,这个不到130公分、十多年没躺着睡过觉的“驼背”平躺着被推出手术室,康复后身高达到178公分。

伍才林给自己改名“伍才立”,铭记人生的转折。他和弟弟拿出全部积蓄并贷款70万元,在泸沽湖草海修了一栋两层楼的农家乐出租,当起了“翘脚”老板。

转折

术后告别严重畸形喜当爸爸

梁益建的职业生涯由此转折,从一名普通骨科医生转而主攻极重度脊柱畸形矫正。从2014年就出现呼吸困难的于建红,在河北、北京辗转求医两年,跑过北京4家三甲大医院。北京306医院的一位医生告诉他:“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的梁益建可以治,他不收就没人敢收你了。”

今年8月8日,从沧州来到成都时,于建红已陷入半昏迷状态,立即被送进了骨科ICU。“现在上下楼梯都没有问题,心率125,扩胸可以做上百个。”于建红和病友们互相打气时,还常常会聊到一个已经出院的老病友——今年33岁的重庆壁山小伙子肖强。

肖强的脊柱曾有三个严重畸形:严重脊柱后凸畸形、严重侧弯畸形、严重脊柱旋转扭曲畸形,X光片上,他的脊柱向右侧弯达190度。因为脊柱畸形,肖强的肺部、心脏等脏器已经受到严重积压,如果再得不到治疗,他最终会因为呼吸衰竭而死亡。

从2005年起,肖强跑遍了国内各大医院,专家都告诉他无法手术,而且世界上还没有成功的案例。抱着强烈的求生愿望,肖强找到了梁益建。2013年4月9日进行了第一次手术,2014年7月进行胸廓成形手术,2015年3月进行脊柱矫形手术,2015年9月出院……肖强把每一次治疗节点都记得清清楚楚。

距离出院已经一年有余,除了不能弯腰外,肖强的生活与普通人无异,此前出现的腰疼、呼吸疼等问题也在逐渐减轻甚至消失。就在10月21日,肖强的女儿出生了,他第一时间拨通了梁益建的电话报喜。

担当

“我不收这些病人,谁来收?”

私下里,常有“天线宝宝”喊梁益建“梁爸爸”。“哪有一个医生,做了一天手术下来还为患者揉搓脊柱,没有发自内心的崇敬是叫不出来‘爸爸’这两个字的。”智善公益基金会执行秘书长苗强说,为了给贫困的患者赢得更稳定的求助渠道,梁益建及其团队从2014年开始与他们展开了合作。

平日里送些牛奶、鸡蛋已是常事,梁益建还掏钱为他的“天线宝宝”们办新春联欢会,专门请音乐老师教他们唱歌,每周两次,让宝宝们在歌声中把肺活量练起来。脊柱侧弯发病率为2%至3%,其中,千分之二的患者需要进行手术。

“治疗的过程,是不停向病人学习的过程,他们的坚强,让手术有了基础。”正是抱着这样的想法,梁益建常常晚上7点之后带着病人的片子回家研究,每晚睡前,亲自与脊柱侧弯咨询群内300余名患者交流,却牺牲了很多陪儿子的时间。

“脊柱侧弯手术是骨科手术中风险最大的,在医学范畴内,手术出血超过2、3000毫升的,目前就是脊柱侧弯手术及肝肾移植手术。其他普外、胸外的手术出血都没有这么多。”国际脊柱侧弯学会委员、西安交通大学第一附属医院骨科主任陶惠人说,脊柱侧弯手术,医生需要承担病人瘫痪、出现呼吸问题等风险。

在成都市第三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脊柱畸形患者中,75%以上都是脊柱侧弯130°以上、北上广等大医院告知无法手术的重度脊柱畸形患者,最小的只有9岁。2008年至今,由梁益建主刀的脊柱畸形手术超过1000例。2013年至2016年间,梁益建在成都三医院治疗的脊柱畸形患者达507名,其中,417人已术后出院,余下90人目前正在接受治疗,还有61个患者排队等着入院。

“我不收这些病人,谁来收?”自称“只是一名小医生”的梁益建说,脊椎侧弯患者由于内脏长期被压,心肺功能、消化功能很差,同时又患营养不良、骨质疏松等。他目前最大的心愿是在医院的牵头下,联合骨科、内科、康复科、营养科、麻醉科、药剂科等科室,用3至5年时间,初步制定出脊柱畸形生理、病理手术安全的标准,更加科学地帮助“低头”的“天线宝宝”开启他们的“抬头人生”。

版权所有:法治民声网  投稿热线;18310192369 网址:www.chinafanfuyuqing.com

备案号:京ICP备20026130号-1指导单位:北京天道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