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法治
  • 民声
  • 民意
  • 生活
  • 城乡
  • 环保
  • 社会
  • 教育
  • 聚焦
  • 万象
  • 奇闻
  • 培训
  • 职场
  • 各地
  • 论坛
  • 军事
  • 环球
  • 台海
  • 食品
  • 汽车
  • 科技
  • 图片
  • 健康
  • 旅游
  • 财经
  • 房产
  • 文化
  • 视频
  • 感动瞬间
  • 社会焦点

民生

  • 数百家媒体聚焦小宇泽交通事故案 ——法律专家呼吁急需突破案件执行难瓶颈
  • 品质赢天下.唐昱筑万家
  • 安徽涡阳县中医院.“中国镇痛周举办“义诊活动
  •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干好这件头等大事
  • 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政策再延长!
  • 扛稳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责任 为稳经济大盘稳物价提供坚实支撑

生活

  • 第二届时代英杰影像艺术节在京举行
  • 李笑天丨“时代英杰影像艺术展” 标志创意札记
  • 首届时代英杰肖像摄影艺术节在京举行——镜头下的白领精英形象纪录花絮
  • 法治民声网祝大家腊八节合家团圆 幸福快乐!
  • 第十一期时代英杰企业家商务俱乐部在京举行 ​
  • 端午20多种不同叫法你知道几种?
当前位置: 首页 > 军事

红色基因蕴含着我党我军的精神密码

日期:2017-11-24 15:17:04 
分享:

习主席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要求开展“传承红色基因、担当强军重任”主题教育。军队院校作为军事人才成长的摇篮,应将传承红色基因作为十分重要的工作抓紧抓实,使广大学员在“官之初”就树立正确的人生信仰和志向,并用以带兵育人。

红色基因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和人民军队在革命、建设、改革等历史时期孕育、积淀形成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蕴含着我党我军的精神密码,富有深厚的思想内涵和无穷的价值力量,既是实现强军兴军的精神源泉,也是培养“四有”新时代革命军人的重要内容。作为军队院校必须积极主动盘活教育资源、创新教育形式,把红色基因植入广大学员头脑,融入强军兴军实践。

积极开掘和盘活资源。我党我军波澜壮阔的革命史、艰苦卓绝的斗争史、可歌可泣的英雄史、锐意创新的发展史,蕴藏着丰富的红色资源,需要我们组织力量进行深度挖掘、系统清理、有效整合和全面展示。组织专家做好现有的、驻地的和本系统、本单位的红色资源收集整理工作,将其编成书籍、搬上网络,做成资料库,使红色教育资料极大地丰富起来,做到学习随时可取,备课随时可查。把相对单一的模式变得多姿多彩。以往的红色资源大都以文字和实物方式展现,现今应尽最大可能将其变成电子形式,让文字变成图像,让实物走上荧屏,让静态变成动态,让无声变为有声,使之动起来、活起来。善于借用地方红色资源,将观摩驻地革命纪念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作为教育手段,把地方网站的红色教育内容链接到本单位教育体系,使红色资源突破建制、地域等局限,为我所用。

采取多种多样的教育形式。结合时代气息和青年学员的认知特点创新教育方式方法,确保红色基因触及灵魂。首先,努力实现教育目标与教育方法的有机统一。把红色基因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大纲当中去,融入到学员日常生活当中去,浓郁教育氛围,形成教育合力,并通过邀请专家学者、典型人物等进行专题讲座等形式和采取听、说、读、写、唱、讲、演、议等方式来深化红色基因教育效果。其次,努力实现单向灌输与双向互动的有机统一。既注重对学员的红色基因教育灌输,又要根据学员的学习特点,加强教育活动的双向互动,尤其要善于充分借助新媒体手段,拓展网络交流平台,通过QQ、微信、BBS、博客、微博等新载体,在教与学之间架起桥梁,增强红色基因融入学员思想的主动性、灵活性、感染力和渗透力。

切实做好实践转化工作。传承红色基因,既要在学习理解上求深入,更要在推动实践转化上求深入,防止和克服“表面化”“口号化”等现象。首先,引导学员明白献身国防和军队事业与接受红色基因的关系。接受什么样的基因,才能成为什么样的人。加入到人民军队,就必须接受人民军队的基因,要懂得我们这支军队是党绝对领导下的一切为了人民的军队,是一支所向披靡、战无不胜的军队。要在未来履行好带兵职责,就必须及时地完整地接受红色基因,这样才能更加自觉地践行我军的性质宗旨和职责使命,也才能使自己更健康地成长。其次,努力把红色基因转化为学习本领、报效国家的动力。传承红色基因并不是最终目的,目的是将其化作行动。作为“官之初”的学员,就是要通过传承红色基因不断增强学习科学理论、军事知识、专业技能的热情和动力,不断积蓄带兵打仗的本领、建设部队的本领、执行使命任务的本领。再次,把红色基因融入血脉,使之成为修身养性、培养情操的种子。青年学员正是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期,必须自觉用红色基因引领人生成长的方向,既保持崇高的信仰和追求,又保持高尚的做人品格、道德操守和生活情趣,正如毛泽东同志所提出的,要“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版权所有:法治民声网  投稿热线;18310192369 网址:www.chinafanfuyuqing.com

备案号:京ICP备20026130号-1指导单位:北京天道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