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首页
  • 法治
  • 民声
  • 民意
  • 生活
  • 城乡
  • 环保
  • 社会
  • 教育
  • 聚焦
  • 万象
  • 奇闻
  • 培训
  • 职场
  • 各地
  • 论坛
  • 军事
  • 环球
  • 台海
  • 食品
  • 汽车
  • 科技
  • 图片
  • 健康
  • 旅游
  • 财经
  • 房产
  • 文化
  • 视频
  • 感动瞬间
  • 社会焦点

民生

  • 数百家媒体聚焦小宇泽交通事故案 ——法律专家呼吁急需突破案件执行难瓶颈
  • 品质赢天下.唐昱筑万家
  • 安徽涡阳县中医院.“中国镇痛周举办“义诊活动
  • 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带领人民干好这件头等大事
  • 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缓缴税费政策再延长!
  • 扛稳保障粮食和能源安全责任 为稳经济大盘稳物价提供坚实支撑

生活

  • 第二届时代英杰影像艺术节在京举行
  • 李笑天丨“时代英杰影像艺术展” 标志创意札记
  • 首届时代英杰肖像摄影艺术节在京举行——镜头下的白领精英形象纪录花絮
  • 法治民声网祝大家腊八节合家团圆 幸福快乐!
  • 第十一期时代英杰企业家商务俱乐部在京举行 ​
  • 端午20多种不同叫法你知道几种?
当前位置: 首页 > 科技

引领高并发直播场景进入毫秒时代,阿里云发布超低延时直播服务_视频

日期:2019-07-31 17:22:03 
分享:

原标题:引领高并发直播场景进入毫秒时代,阿里云发布超低延时直播服务

近日,阿里云上线超低延时直播服务RTS(Real-time Streaming),该服务在视频直播产品的基础上,进行全链路延时监控、传输协议改造等底层技术优化,支持千万级并发场景下的毫秒级延迟直播能力,保障低延时、低卡顿、高清流畅的极致直播观看体验。

常见的直播场景包括1对N广播式直播和N对N互动式直播,其中1对N广播式直播大部分采用RTMP、HLS或FLV协议,虽然具备集成方便、兼容性较好、支持大规模并发等优点,但延时最低只有3-6秒;而N对N互动直播一般采用WebRTC/RTC协议,延时可以控制在800毫秒之内,但是无法支持大规模并发直播。

伴随5G技术的应用推广,“直播+”模式向各垂直领域加速延伸,赛事直播、游戏直播、电商直播、教育直播、企业直播等在线直播应用井喷式增长,直播的交互形式也逐渐多元、高清化视频应用范围逐步扩大、用户体验不断升级,传统直播方案遭遇高并发与低延时之间的瓶颈,直播平台需要服务于大规模并发的、更加低延时的直播方案。

阿里云超低延时直播服务RTS,接入简单,无需改变原有服务端调度架构,只需要通过嵌入直播推流端与播放端SDK,即可集成阿里云私有协议ARTP,该协议基于UDP传输协议打造,可以实现端到端毫秒级直播能力。同时,RTS还在原有视频直播服务基础上,进行服务与节点双重升级,不仅针对全链路直播指标进行监控和针对性优化,也基于阿里云遍布全球的2500多个CDN节点资源、智能调度系统以及网络拥塞、抗弱网优化、缓冲策略等进行一系列底层核心技术优化,打磨出真正支持稳定、流畅、千万高并发场景的毫秒级超低延时直播解决方案。

经验证,阿里云超低延时直播RTS直播核心指标表现优异:相同卡顿率下,RTS直播延时降低75%,并且在相同网络延时和丢包率指标下,RTS直播播放成功率、卡顿率、秒开率等指标表现均有所提升,大幅优化直播体验。

阿里云超低延时直播RTS引领高并发直播场景进入毫秒时代,该能力还可与实时大数据相融合,为用户带来更个性化的直播体验,同时催生更多创新的商业模式,如:在互动直播场景中,用户送礼物、刷弹幕的动作更加实时反馈到主播端,提升直播间的互动及时性与积极性;在电商直播中,宝贝信息、代金券发放、限量商品抢购都可以更加实时地反馈给主播和买家双方;在教育直播中,学生提问时,低延时直播让互动体验、音画同步等效果更佳。目前,淘宝直播、钉钉等电商直播、企业直播行业伙伴已经接入使用。

除了超低延时直播服务外,阿里云视频云还拥有强大的基础设施资源等丰富的产品能力。本月易观发布的《2019年中国视频云行业专题分析》报告显示,阿里云占据2018年中国视频云厂商市场份额35.0%,凭借资源、技术和产品能力、商业模式创新及应用、营收成果等多项指标,成为视频云行业当之无愧的“一号位”。

-----------------------------------

本文作者:樰篱

原文链接:https://yq.aliyun.com/articles/711761?utm_content=g_1000069602

本文为云栖社区原创内容,未经允许不得转载。

版权所有:法治民声网  投稿热线;18310192369 网址:www.chinafanfuyuqing.com

备案号:京ICP备20026130号-1指导单位:北京天道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