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韩国市场研究机构SNE Research发布10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排行榜。根据数据,10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26.2GWh,相比9月大幅度下降20.4%。1-10月全球动力电池装机量为216.2GWh,环比上涨10.6%。
排行榜前10名的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LG、松下、比亚迪、SKI、三星SDI、国轩高科、中航锂电、蜂巢能源、亿纬锂能,中国企业占6席,并且仅宁德时代一家的装机量就超过了总装机量的三分之一。
回到国内,10月我国动力电池装机量达到15.4GWh,同比上升162.8%,环比下降1.8%。排名前十的企业分别是宁德时代、比亚迪、国轩高科、中航锂电、塔菲尔、亿纬锂能、蜂巢能源、欣旺达、瑞浦能源、孚能科技,这十家企业合计占到了国内10月装机量92.9%的份额。
订单向头部企业集中
无论是国内榜单还是国际榜单,最明显的现象都是宁德时代、比亚迪与身后企业的巨大差距。不难发现“马太效应”已有显现,资源、订单都在向该领域的头部企业集中,留给其他电池企业的时间和空间越来越少,如何不被市场淘汰,逐渐成为他们首先要思考的问题。
位居榜单前两名的企业,立足的方式却大不相同。据了解,宁德时代已经与多家国内外车企达成电池供应合作,其中不乏福特、奔驰、宝马等传统汽车行业巨头,汽车行业的新能源化转型,给宁德时代带来了更大的机遇,这也意味着其将久坐动力电池企业龙头之位。
靠创新野心追赶
对于后来者而言,奋力追赶,自有“野心”。近日,蜂巢能源在第二届电池日上发布了面向2025年的领蜂“600”战略,并宣布将2025年全球产能规划目标提升至600GWh。
蜂巢能源董事长兼CEO杨红新表示:“未来5~10年,得电动化供应链者得天下,而在动力电池为核心的三电系统中,中国已经占据先机,取得起跑优势,面向新周期,中国企业必须持续保持领先优势,技术要持续创新,产能则要快速提升。”
根据行业机构预测,到2025年,全球交通领域的电动化及电力领域储能对锂电池的总需求量将超过1.8TWh。蜂巢能源的目标是要占据全球25%的市场份额,按照75%产能利用率来计算,要挑战600GWh的全球产能目标。
对于作为锂电新势力的蜂巢能源来说,这一数字不可谓没有野心,但他们也为实现这一目标做了充分的准备。为确保目标实现,蜂巢能源同步提出了品类创新、AI智能制造、蜂链生态伙伴、资本共创等四大支撑战略,分别在产品、智造、供应链、资本四大维度支持领蜂“600”战略目标实施落地。
在产品方面,通过技术创新,打造最有竞争力的产品,全域布局新能源应用市场;在智造方面,将以更快的生产效率,更先进的生产工艺,更低的制造成本,支撑快速增长的交付需求;在供应链方面,将以创新的采供协同模式,打造安全的供应链生态伙伴体系,确保产能供应需求。
杨红新透露,目前收到的2025年乘用车动力电池订单已将近400GWh,达到产能目标需要超过2000亿元的投资和8万人的团队支持。截至目前,蜂巢能源在建产能已达297GWh,其中包括中国长三角区域、华中区域、西南区域以及欧洲德国四大产能基地区域。
版权所有:法治民声网 投稿热线;18310192369 网址:www.chinafanfuyuqing.com
备案号:京ICP备20026130号-1指导单位:北京天道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