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法是根据天体运行规律制定的,历史上掌握历法和时间叫司天监或钦天监,都是一群喜欢看星星的小伙伴在里面工作。现在司天监叫天文台,掌握历法和授时。
中国现在阳历和农历(阴历)共用,公历2024年是闰年,全年366天,农历甲辰龙年是平年,全年354天,这一年的公历年比农历年长12天。
而公历2025年是平年,全年365天,农历乙巳蛇年是闰年,闰六月,全年384天,反过来比公历年足足多出19天。
为什么会这样呢?这就要看两种历法制定的依据。
这两种历法需要用到的三个时间概念:年,月,日,这三个时间概念涉及到对人影响最大的三个天体地球、太阳和月亮。
我国传统的历法农历,则兼顾了月亮圆缺变化的周期和回归年的长度,是一部阴阳合历。王科超说,一个朔望月平均约为29.53天。取整计数,农历月分为大月和小月,大月30天,小月29天。一个农历平年有12个月,长度为354天或355天,比一个回归年少大约11天。
为了让农历年长度接近回归年,并且月份顺序与四季相符,农历历法中以设置闰月的办法来弥补“时间差”。
闰月的安排与节气相关,在农历年中,冬至后第一个没有中气的朔望月
被确定为闰月。
中气指从立春开始排序的二十四节气中偶数序列的12个节气(如雨水、春分、谷雨等)。一个农历闰年有13个月,长度384天左右。大约每19个农历年中有7个闰年,因而有“十九年七闰”的说法。
版权所有:法治民声网 投稿热线;18310192369 网址:www.chinafanfuyuqing.com
备案号:京ICP备20026130号-1指导单位:北京天道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