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六世纪后,鼻烟通过欧洲、菲律宾、日本、朝鲜传入中国东北地区,那儿的游牧民族在马背上无法用烟筒吸烟。因此鼻烟传入正适合他们野外吸闻特点,为了让鼻烟壶具备坚固,不怕摔碰,游民们用各种玉器、金属、骨角材料来制作鼻烟壶。据史籍记载鼻烟在当时蒙古人社会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地位,每逢客人拜访主人的账蓬时,主人必须鞠躬,用双手捧着鼻烟人给客人,而客人也必须用双手主人的鼻烟过倒出少许鼻烟,放在鼻上吸闻一会儿,然后用双手将鼻烟壶还给主人。这一非常细小的举动,却充满文明的礼仪,其目的是为了建立相互尊敬和信任。
虽然鼻烟和鼻烟壶不是诞生于中国,而是地地道道的舶来品,但传入中国后,很快在关内外盛行。最初到中国的外国鼻烟壶,均是玻璃制品,王士祯在《晋祖笔记》中写着:“鼻烟以玻璃为瓶贮之。瓶之形象种种不一,颜色具红黄紫白黑绿诸色,白如水晶,红如火齐,极可爱玩,以象齿为匙,就象鼻之,远纳于瓶”。然而终究舶来数量较少,满足不了百姓需求,聪明的工艺匠用各式各样的材料来制作精巧的鼻烟壶,诸如悲翠、宝石、象牙、玉石、瓷器、漆器、骨料、金属等材料。越是珍贵材料制成的烟壶,越能反映出主人的身份。18世纪初中国制作的鼻烟壶,已成为一种流行的手工艺品,并通过欧放商人、罗马教皇的使节、各国的使节和传教士、官员们逐渐流传到国外。当年俄国钦差大臣到中国朝拜康熙皇帝,献上了彼得大帝送给清皇宫的一大批珍贵礼物,而康熙皇帝回赠的礼品是每人一件由皇室工场制作的鼻烟壶。到了清代嘉庆时期,中国的鼻烟壶曾作为国与国交流的最珍贵礼品又流传到海外,名闻遐迩。
鼻烟的故乡在美洲,美洲印第安人是最早吸闻鼻者。1903年,西班牙修道士帕尼跟随哥伦布第二次探险,来到美洲大陆,发现了印第安人有吸闻鼻烟的习俗。1960年后,美洲的烟草通过海员、传教士、士兵们流传到德国、法国、瑞士、意大利、奥地利、匈牙利、墨西哥、巴西、荷兰、俄国等地,鼻烟在欧洲流行开来。于是,在一些国家王宫贵族中兴起了一股吸闻鼻烟风,就连公主们也躲在宫殿里偷偷吸闻鼻烟,王子们则常把鼻烟到在葡萄酒中一饮而尽。后来,吸闻鼻烟的风气渐渐传遍世界各地。
鼻烟传入中国是在明代隆庆年间。当时,人们将鼻烟作为药品装进药瓶中,随用随取,十分方便。盛鼻烟的盛具被人们广泛称之为“鼻烟壶”。鼻烟的流行促进了鼻烟壶的发展,能工巧匠们利用很多的材料制作出不同形状的鼻烟壶,如:金、银、铜、瓷、料、玉石、珊瑚、玛瑙、翡翠、水晶、木、竹根、葫芦、核桃等。鼻烟壶除去实用外还被作为国际交往中的重要礼品之用。据记载,清康熙五十八年(1719),俄国彼得大帝委任伊斯曼洛夫为中国使节。伊斯曼洛夫一行来到中国后,参观了养心殿造办处的玻璃厂,看到许多精美的鼻烟壶。清代鼻烟壶由清圣祖通过各国的使节,转赠给各国的国王。
中国鼻烟壶发展至今已有四百余年的历史,它是中国文物世界的宠儿,是中国艺术的缩影,它集中中外绘画、书法、雕刻、镶嵌以及玉石、瓷器、料器、漆器、珐琅、金属等工艺于一体,博采众长,自显奇姿。
版权所有:法治民声网 投稿热线;18310192369 网址:www.chinafanfuyuqing.com
备案号:京ICP备20026130号-1指导单位:北京天道律师事务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