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6岁的宗庆后是一位传奇又富争议的领导者。
为什么说传奇呢?消息一出,四座皆惊。大家纷纷感佩,如今已坐拥千亿身家的宗老爷子,竟还如此拼命地奋战一线。
为什么说争议呢?他的传奇,不过是比普通人付出更多倍的努力;有关他的争议,也夹杂着外人未窥其全貌便做出的种种猜测。
娃哈哈作为一个横亘34年的跨世纪老牌企业,是怎么做到在狂飙猛进的中国经济中,没有像无数企业那般转瞬即逝的?但是娃哈哈接受了电商,而且如今电商的普遍套路中走出了另一条新的路。
01苦心经营,权威是干出来的
宗庆后生于八年抗战刚刚结束的1945年,早早辍学的他,16岁时汇入上山下乡大潮,在浙江舟山当了15年的农民。回到老家杭州后,他又饱尝了十年底层求生的艰辛。
1987年,改革开放了,42岁的宗庆后拉上两名退休教师,借债14万,承包了杭州市上城区校办企业经销部,创立了娃哈哈的前身。三年后以12%的市占率与可口可乐、百事可乐形成三足鼎立之势,又过了六年,宗庆后将“非常可乐”打到了美国的家门口,一举粉碎“洋可乐不可战胜”的神话。
异军突起的娃哈哈截至2008年,累计实现营业收入1111亿元,那时相当于浙江省一年的地方财政收入。作为全国人大代表,2010年两会期间,宗庆后的16条民生建议,大到国家发展战略,小到消费、住房问题,大受好评,每条提案都是他亲自调研和起草,这些建议大受好评。
他说“饮水思源,涌泉报恩,我当然要尽力回报改革开放,努力让更多的民众共享改革开放的阳光雨露。”或许正是这样的性格使然,当电商大潮浩浩汤汤,无数人借着这个风口起飞时,宗庆后却对这个疯狂砸钱的领域,十分没有好感,甚至直言:坚决不做电商!
02
宗庆后反悔,做电商了
已过而立之年的娃哈哈,近年来一直被“品牌老化”的问题围绕。从2013年营收达到峰值后,便一直处于下滑的过程。
这些年,娃哈哈内部也做过不少调整,例如更换产品包装和二十多年的代言人,扩张业务版图至奶粉、印刷、零售、机械、奶牛养殖、房地产、童装等产业,但结果都不尽如人意。宗庆后向来致力于维护国内市场的公平竞争,主张不做损害行业共同利益的事情。在他眼里,电商扰乱了实体经济的价格体系,绝对不能容忍。
但一个事实是,电商当道,网购早已“飞入寻常百姓家”,网民数量暴涨,大势所趋之下,去年宗庆后决定带领娃哈哈,进军电商领域,不过他仍旧反对烧钱买流量,冲击正常市场秩序的做法。宗庆后并非一个怀旧的人,在认准电商后,他还大手一挥,建起一栋专门的电商大厦,招兵买马、火力全开!
娃哈哈的产品目标定位,也有了鲜明的年轻化特点。不光在新产品开发上贴近年轻人消费特点,营销模式上也大胆尝试年轻人喜欢的新零售方式,包括社交零售、线上线下结合等。
转变经营模式后,宗老爷子不无得意地说:当人们还在争夺客流量,抢占线下渠道的时候,有远见的人早已从旧的竞争格局中撤离。敲打了一下那些还没有与时俱进的老伙伴。
时移世易,个人的认知应当在时代的发展中与时俱进。当初坚决不做电商的宗老爷子敢于否定自己,也是娃哈哈三十多年来基业长青的重要原因。
03
娃哈哈做电商,不差钱
由宗庆后掌管的娃哈哈一直给人不差钱的印象。近日正式上线的快销网,邀请了中小企业免费入驻。娃哈哈方面称,快销网是S2B2C模式(集合供货商赋能于渠道商并共同服务于顾客的全新电子商务营销模式)的实体电商平台,将帮助中小企业解决渠道下沉、集采配货分销等一系列问题。
业内人士分析指出,不排除存在娃哈哈基金业务将为其电商平台商家提供小额融资等金融服务的可能。虽然作为一个新中国成立以前出生的老人,但宗庆后并不如外界以为的那样,具有传统意识。
对于自己的接班人,宗庆后表示并不一定是自己的子女,在一有人品,二勤快,三得体的基础上,有利于娃哈哈的发展才是最重要的。版权所有:法治民声网 投稿热线;18310192369 网址:www.chinafanfuyuqing.com
备案号:京ICP备20026130号-1指导单位:北京天道律师事务所